找到相关内容291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隆莲法师:别解脱戒

    二十八说:“先于尸罗善清净故,便无忧悔。无忧悔故欢喜安乐。由有乐故心得正定。心得定故能如实知,能如实见。如实知见故能起厌。厌故离染。由离染故便得解脱。得解脱故证无所作究竟涅槃。如是最初修习净戒...

    隆莲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隆莲法师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64244950.html
  • 华严思想教判之殊胜价值

    。无以名之,名之为“一真法界论”。这个一真法界论,也可以说,它是“如实知见的一心宇宙论”。换句话说,它是佛陀海印三昧中的“一心妙有论”。这个“一心妙有论”乃是“现象绝对论”的根本要义全部内涵。  那么...

    释成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94246515.html
  • 佛教解脱学与世间一元论的区别

    不用我提醒),咱们辨别佛法和外道就是要用三法印、四依,方法上有如实知见,现、比二量,因明就是成立正世俗、建立符合事实原理的正量、破除形而上学无记非量的。佛教的解脱涅盘境界是离边表的,但如贤哲所传承、...学舌了。此外也不难看到一些禅门大德,不乏以似乎“超卓”的知见,却需援引道教的方便以补禅法。这有点耐人寻味,佛教不论在原始、部派、大乘、密法时期本都是有系统和不共的禅修体系的(这里并不是说他教方便不可用...

    maharest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1947305.html
  • 法念住

      法念住只是无间根本作意的完成。所谓的无间,就是无间断的根本作意;  根本作意就是不断的作意无常,不断的去作意苦,不断的去作意无我。  不断的在吸气的时候作意无常,在呼气的时候作意苦,在吸气的时候又作意苦,  在呼气的时候作意无我。这叫出入息念配合无常观、苦观、无我观。  法念住:如实知见  十三.体验无常而不抓,没有什么放不下,念念导向舍:体会已生都是境,未生是心,无常遍处;以法为「意」,以...

    张大卿 弘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2148809.html
  • 帕奥禅修中心简介

    智──为行道智见清净。种姓智、道智、果智、观察智──为智见清净。禅师所传授的是以如实知见为主,详如《清净道论》和《智慧之光》,希望未来名法缘起和毗婆舍那等四本书也都能再继续翻译成英文和中文,利益诸行者...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3348838.html
  • 修习:心智的培育

    宁静的心境等优良品性,以冀最后导致如实知见一切事物本性的最高智慧,而证入最后的真理、涅槃。  修习有两种。一种是发展注意力使能集中,所谓心一境性(亦称奢摩他、三摩地、止等)。经中有许多方法,修之可以达到...自在,而能够如实了知万物的本来面目了。  举一个例来说:比方你真的生气了。气愤与憎恨心理使你失去了理性。奇怪而矛盾的是:一个生气的人,并不真正的知道他在生气。一旦他察觉这一心境,看到自己在生气,他的怒火...

    罗睺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3250634.html
  • “十二缘起”释义

    境界或对象。  (六)触:“六入缘触”,由六种认识官能而与外境接触(或触击),引发认识作用,即所谓“三事(根、境、识)和合(savgati)触”。有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而有颠倒知见或不善心的成份的“无明触”和如实知见的“明触”之分。  (七)受:“触缘受”,由众缘和合触(认识)而引起惑受。感受可分为:乐受(sukha vedana)、苦受(dukkha vedana)、不苦不乐受(...

    张慈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3451709.html
  • 八正道与闻思修三慧戒定慧及信愿行之关系

    ”的解脱正见,依此起正志…乃至正定,才能“转凡成圣”。这样对四谛缘起的如实知见→正见,并不是肤浅的印象,要精进努力,正念的专一才能成就。以闻所成慧为因,于道果涅槃(四谛)起三种信解:一信实有性、二信有...念的系念不忘而得一心,即“正定”(于所修中,正念摄故;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及以等持)。由于九种心住、心的湛然寂静,如实正智方能依之现前。(成就如是正精进者,由四...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3651713.html
  • 六道

    时,他开始了解到是他的两分态度将“我”和“他人”一分为二而造成问题,他开始了解是他使墙更坚硬,是他的狂心把自己放进牢墙中。同时,他也开始意识到,要从牢墙中解脱出来,他必须放弃逃脱,如实知见那牢墙的本样...

    王丽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63352813.html
  • 佛教存有论和认识论的核心命题

    的称呼:如实知、见、觉、慧、现观(无间等)。「明」就是如实知见五蕴(五受阴)。佛及圣弟子就是「有明者」,所以是善知识。  (2)非福行是黑业(恶业)。福行和无所有行(即不动行),是白业(善业)。如何...舍利弗答言:「无明者谓不知,不知者是无明。」「何所不知?」「谓色无常,色无常如实不知;色磨灭法,色磨灭法如实不知;色生灭法,色生灭法如实不知。受、想、行、识〔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实不知;识磨灭...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80653017.html